2008年4月25日 星期五

不曉得的電腦學習之路(2) - TTY 打字電報機

正式告別蘋果二號以後,大概有四五年沒有再接觸到電腦了

但是要繼續大談我的電腦學習之路,則不能不從軍旅生涯談起,這段日子決定了我往後的命運...

高職我念的是高雄岡山的空軍通信電子學校,志願役士官班次,

就是唸兩年多,然後下部隊去實習幾個月,就掛中士階級,然後要在部隊服役十年那種...

在那個年代雖然軍校很好考,但是空軍的兩個學校可以算是所有士官學校中最熱門的第一志願,也是幾萬人擠破頭啊....

(除了那種打算要幹頂級純正血統的職業軍人才會去念中正預校,陸軍士校,要不然大家應該都是 1.空軍 2.海軍 3... 吧)

其中又以像航管,空用電子維修,空用機械維修這種專長最搶手 ( 大概大家都覺得是鐵飯碗吧,退伍後出來可以轉任民航公司工作)

由於我有某種程度的潔癖,手髒了一定要趕快洗乾淨,要接觸太多灰塵的環境我實在是無法接受,所以當然不會選擇去當黑手(修飛機跟修機車在我看來是一樣的)

當在選填志願時,發現了一個叫 電傳打字 的奇妙專長,於是就把這專長列為我個人的第一志願

會不經過思索的就把這個專長列為我的第一志願,主要原因仍是基於對於電腦所擁有的特別情感,總覺得"電傳",應該指的就是使用像"電腦"那樣的東西,然後透過打字的方式來操控這個神奇的設備

記得當時我一起受訓的同學 鴨子,好像有問我說這個專長是做甚麼的,我就照我的方式解釋給他聽,順便補充說這個專長一定很涼,待在冷氣房,因為我認為電腦要吹冷氣...

在民國七十七年盛夏的嘉義新訓中心出操上課接受入伍訓練的我們來說,能夠躲在冷氣房中吹著冷氣打著電腦,這是多麼夢幻的一件事啊... (事實上 , 我只猜對了一半...)

最後終於如我所願,入學分配到的專長號碼為 29132 電傳打字士 及 36330 (這個好像是維護士)

記得上第一堂課時,教官劈頭第一句話就是,恭喜各位選到了全空軍最涼的專長 T-T-Y !!!!!

TTY 這是甚麼東西 ?! 原來就是打字電報(Teletype) , 用打字的方式來傳遞電報 ...

因此我們上課的方式就是練習打字,是的,就只要練習英打就好....

不只學生輕鬆,老師也輕鬆,因為上課只要出面說一下今天練習打範本的那一頁,然後就可以回辦公室去泡茶看報紙了

考試也是一樣考打字,只要勤練好打字,能滿足老師要求即可...

當其他專長同學在死命的在K基礎電子學,數位電子學等專業課程時,我們完全不用煩惱,因為其他專業課程的教官一聽到我們是 TTY 專長後

就不會嚴厲要求我們了, 反正我們只要打字打的快又準,其他時間想看小說睡覺都沒人管你...

感覺起來我們在空軍中的專業地位,大概跟戰管差不多...應該是屬於被放逐的一群*...(*註 錯誤舉例,已於 此篇 補充更正)

工作的部份跟打字脫離不了關係,這部份是如我所預期,但電傳那個部份....電腦呢,冷氣房中的高科技的設備呢?

就是這個東西

AN/FGC-25X

Teletypewriter set, Keyboard/Transmitter-distributor and Printer/paper tape, 20/60 ma local loop or 30 ma polar, full or half duplex, 60, 66, 75 or 100 wpm, 95-125 or 190-250 VAC 50-60 Hz, 192 Lbs, TM 11-5815-244-12.


補充 : 2013/2/24 在 google 發現了 AN/FGC 系列的 維護文件






不會吧...這個像兩個烏龜殼般的東西就是我們將來吃飯的傢俱...

是的,這就是傳說中的軍用打字電報機,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美軍制式通訊裝備...陸海空都使用...

這東西完全跟電腦扯不上任何關係啊,外表看起來又笨重又老舊,更不覺得科技...

可是當我下部隊開始需要抱著他上班後...反而對這東西產生特殊的感情

光是他內部的構造就夠炫了,打開機蓋看起來像機械式打字機,但裡面又塞了很多金屬的齒輪連動零件

甚至還有"離合器" (這是真的)他的零組件非常複雜,這些機構兜在一起運作時簡直像藝術品

這東東的主要工作就是,當打字時,像英文打字機一樣把英文數字符號打印在紙上,並依照打字的內容轉換成相對應的電流脈衝訊號並傳送出去給另外一端的打字機

對方接收的打字機接收到電腦脈衝訊號時,再將他轉換回原始的內容,然後驅動那些打字機件將原文打印出來

他是全雙工架構,所以可以同時發送跟同時接收,聽起來功能好像很簡單,就像 1 vs 1 的線上聊天程式一樣...

但在那個沒有使用IC的年代,他完全使用機械零件來把信號做類比與數位的轉換,為了方便資料的儲存,轉移或反複使用

這設備還附相對應的鑿孔機模組 ,可以在紙條上打洞,(類似現代0與1數位化編碼過的資料內容)

搭配紙條的另外一個設備是配發機,這東西可以辨識紙條上打出來的洞,然後轉換成原始的資料內容

驅動那些打字機件將原文打印出來,或是再傳送給遠端接收的打字機

對於數據通訊來說,TTY的發明,算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里程碑

因為TTY在傳遞資料的過程中,會將資料進行編碼(ITA2) 然後轉換成五個序列的電流脈衝去傳送

由於ITA2編碼的資料長度為五個位元,每個位元只有兩種可能:有電流跟無電流,因此總共可以產生2的5次方共32種組合方式(2^5=32)

而這也就是電腦使用的 ACSII 碼前身 ( ITA5 即為 ASCII ) 參考這邊

這樣的資料傳輸過程,怎麼看都覺得跟數據機(Modem)有點像,只不過Modem轉換的是音頻訊號,而TTY只是在電路上傳送有電流沒有電流這樣的訊息


在這個年代,電腦採用分時多工的方式在提供服務,也沒有CRT螢幕,唯一能與電腦溝通的東西大多是透過 TTY 這樣的東東

使用者透過TTY打字機來當做電腦終端機




,直接透過打字鍵盤輸入終端機的指另傳送給電腦主機,主機執行完後控制打字機的印字頭

來將運算的結果打印在報表上,這也是為甚麼ASCII碼裡面會有CR,LF這種控制字元,幾十年後這樣的運作模式還是藏在我們的個人電腦之中

只不過原本是用來控制印字頭移動變成了控制電腦螢幕上文字模式的游標位置...


而此時紙條就變成了儲存的媒體 (只能寫入一次但是可以反覆讀取或執行),感覺就好像現在的磁帶一樣

記得在 TTY 報房上班時,逢年過節,老士官長就會拿出一捲珍藏的紙條,然後向所有的站台發送

據說那捲紙條是美軍留傳下來的很有歷史...圖樣我有點忘了,感覺有點像 這張

當時我還沒開始接觸電腦,更沒唸過像樣的計算機概論 , 完全不知道 TTY 對電腦世界所帶來的重大意義...

但就我個人來說,TTY專長學電腦有個優點,就是因為有正統英打技能的加持,讓我在電腦前面敲打著鍵盤時,可以雙眼專注在螢幕前而不需要低頭看鍵盤

然後手指下的機械式鍵盤傳出那種霹靂趴拉的打字節奏感,在那個電腦不普及的年代,保證吸引周遭人的目光...

我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坐在電腦前開著 dos prompt 下不斷的輸入 cls [ENTER] dir [ENTER]

此時螢幕上就會不斷的捲動資料,對於不懂電腦的人來說 , 你只要表情裝的像 , 不用說半句話大家都會認為你肯定是個電腦高手,這還蠻可以滿足我的虛榮心

這部份可以等聊到我的 PC 學習歷程再來談 XD

沒有留言: